炎癥性腸病的婦女接受生物制劑和硫唑嘌呤治療對于新生兒結局的影響
2021-03-22 18:14:57 來源: 作者: 評論:0 點擊:
關鍵字: 炎癥性腸病 | 生物制劑
有研究顯示患有炎癥性腸病(IBD)的孕婦更容易發生自然流產(SAB),早產,以及分娩和分娩期間的并發癥的出現。因此,需要用藥物治療保持懷孕期間的病情穩定。目前來說治療IBD的主要方法有硫嘌呤(硫唑嘌呤,6-巰基嘌呤);生物制劑(抗腫瘤壞死因子(TNF)拮抗劑(英夫利昔單抗,阿達木單抗),抗整合素(vedolizumab,維麗珠單抗珠單抗),抗白介素12/23(ustekinumab);或生物和硫嘌呤的組合等等治療方案。但是動物暴露于超治療劑量的硫嘌呤會產生先天性畸形,但是人體研究并未顯示出明顯的風險。因此,本項研究就旨在探究懷孕期間的IBD治療對母親和孩子的健康產生了哪些影響。
在2007年至2019年之間,研究人員對美國的IBD孕婦進行了一項前瞻性,觀察性,多中心研究。初步分析是比較子宮內未接觸生物制劑,硫代嘌呤或二者結合的5種妊娠結果(先天性畸形,自然流產,早產,低出生體重和嬰兒感染)的發生率。使用雙變量分析,然后對相關混雜因素進行調整的邏輯回歸模型用于確定特定藥物類別對目標結果的獨立影響。
在完成的1490例孕產婦中,有1431例活產。暴露于硫嘌呤的有242名患者,暴露于生物制劑的有642名患者或兩者聯合治療的有227名,未暴露的患者有379名。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接觸藥物并不會增加先天畸形,自然流產,早產,低出生體重和感染的發生率。較高的疾病活動性與自然流產的風險(OR,3.41; 95%CI,1.51-7.69)和早產與嬰兒感染增加相關(OR,1.73; 95%CI,1.19-2.51)。
懷孕期間的生物制劑,硫嘌呤或聯合治療暴露與出生時或生命的第一年母體或胎兒不良預后增加無關。對于患有IBD的女性,可以在整個妊娠期間繼續使用這些藥物進行治療,以保持疾病控制和減少與妊娠相關的不良事件的發生。
原始出處:
有研究顯示患有炎癥性腸病(IBD)的孕婦更容易發生自然流產(SAB),早產,以及分娩和分娩期間的并發癥的出現。因此,需要用藥物治療保持懷孕期間的病情穩定。目前來說治療IBD的主要方法有硫嘌呤(硫唑嘌呤,6-巰基嘌呤);生物制劑(抗腫瘤壞死因子(TNF)拮抗劑(英夫利昔單抗,阿達木單抗),抗整合素(vedolizumab,維麗珠單抗珠單抗),抗白介素12/23(ustekinumab);或生物和硫嘌呤的組合等等治療方案。但是動物暴露于超治療劑量的硫嘌呤會產生先天性畸形,但是人體研究并未顯示出明顯的風險。因此,本項研究就旨在探究懷孕期間的IBD治療對母親和孩子的健康產生了哪些影響。
在2007年至2019年之間,研究人員對美國的IBD孕婦進行了一項前瞻性,觀察性,多中心研究。初步分析是比較子宮內未接觸生物制劑,硫代嘌呤或二者結合的5種妊娠結果(先天性畸形,自然流產,早產,低出生體重和嬰兒感染)的發生率。使用雙變量分析,然后對相關混雜因素進行調整的邏輯回歸模型用于確定特定藥物類別對目標結果的獨立影響。
在完成的1490例孕產婦中,有1431例活產。暴露于硫嘌呤的有242名患者,暴露于生物制劑的有642名患者或兩者聯合治療的有227名,未暴露的患者有379名。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接觸藥物并不會增加先天畸形,自然流產,早產,低出生體重和感染的發生率。較高的疾病活動性與自然流產的風險(OR,3.41; 95%CI,1.51-7.69)和早產與嬰兒感染增加相關(OR,1.73; 95%CI,1.19-2.51)。
懷孕期間的生物制劑,硫嘌呤或聯合治療暴露與出生時或生命的第一年母體或胎兒不良預后增加無關。對于患有IBD的女性,可以在整個妊娠期間繼續使用這些藥物進行治療,以保持疾病控制和減少與妊娠相關的不良事件的發生。
原始出處: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研究揭示光動力抗腫瘤療法
下一篇:最后一頁
頻道總排行
頻道本月排行
熱門購物
評論排行
- 2011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實踐技能真...(13)
- 腋臭手術視頻(11)
- 2008年考研英語真題及參考答案(5)
- 節食挑食最傷女人的免疫系統(5)
- 核輻射的定義和單位(5)
- CKD患者Tm與IMT相關(5)
- 齊魯醫院普外科開展“喉返神經監護...(5)
- windows7激活工具WIN7 Activation v1.7(5)
- 正常微循環(5)
- 美大學性教育課來真的 男女上陣親...(4)